全心思齐网

古代监生是什么意思?

监生在古代的意思是国子监生员,是指在国子监(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校)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监是古代官府名。

匿名回答于2023-09-24 09:45:30


监生指的是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


明初由各省选送了行俱优的生员入监为监生,举人会试落第者亦可入监。明代监生分为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举监是指参加京师会试落选举人,复由翰林院择优送入国子监学习者。贡监是以人才贡献入监之意。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14


监生在明清两代就是国子监生员的意思,指的是在国子监里上学的学生。明代规定各省可以举荐品学兼优生员入国子监读书,此外会考落第的举人也可入监读书,有爵位的贵族子弟也可入国子监。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18


监生是指在明清两代取得入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也称为国子监生员,简称监生。其中依靠父、祖官位入监的称荫监,由皇帝特许入监的称恩监,因捐纳财物入监的称捐监1。 监生可以参加乡试,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的学生2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22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

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如《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30


监生,雅称为太学生、博士弟子员,诸生的一种,指明清两朝,获得公家的选拔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或是取得“入国子监资格”的生员。监生出国子监之后,有任官的资格。

清代国子监学生依来源身份,肄业分为监生和贡生,乾隆以前对监生严格考试,后仅存虚名,未必在监读书。一般未入府、州、县学或未经正途科举而欲应乡试、仕官者,须以捐献银钱取得例监出身。

明代监生分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清代监生分四类:恩监、优监、荫监、例监。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32


古代监生是指在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中,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在考试前受到监管的一种学习方式。
监生通常由有关官员或学者派遣,对考试科目进行深入的讲授和复习,同时也需要监督他们的生活,以确保他们遵守考试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这种方式在中国传统科举考试中曾经茁壮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直至清朝的结束。
通过古代监生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官方的学习、监督、鼓励和帮助,为参加科举考试做出更好的准备和表现。
即使现在,也有许多人在自主学习方面采取了类似的方式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06:30:3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