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09-24 11:10:51
1.班长两巴掌和战士三指头奋力游过了长江。
此句中的“奋力”从渡江-游水状态上对“游过”进行了修饰限定,两者之间存在着状谓关系。
第二、看目标对象所属的词性或短语的性质。状语常由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充当,目标对象如果是此类词性或短语,那就有可能是状语。例如:
2.他在住宿的酒店匆匆吃了早饭。
“在住宿的酒店”是介词短语,“匆匆”是副词,两者皆有可能是状语。
三、看目标对象与谓语的位置关系。补语和状语都有修饰谓语的功能和作用,但补语在谓语之后,而状语常在谓语之前(有时中间会隔着主语)。例如:
3.两连官兵合力(状一)将敌军(状二)打了(谓语)回去(补语)。
——将以上三法结合运用,就可以区分目标对象是不是状语了。
匿名回答于2023-09-13 1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