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秦国为什么和赵国结盟?

首先,对于秦国和赵国来说,其结盟主要是在赵武灵王在位时,也即是在战国中期。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赵武灵王十一年(公元前315年),赵国的邻国燕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对于燕国来说,在内乱之际,还遭到了齐国大军的进攻,并且其都城更是被齐国大军攻破。在此背景下,赵武灵王选择和秦惠文王联合,也即共同支援燕国,以此避免燕国被齐国消灭。在赵武灵王十四年(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派出大军,兵分两路攻齐救燕,齐军很快就被击败了。此后,燕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赵国和秦国的稳固盟友。

由此,对于当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形成了对抗齐国、魏国、楚国的联盟。众所周知,魏国时战国七雄第一个称霸中原的诸侯国。在魏国崛起之后,齐国也在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时走向强大,并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奠定了自己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为了对抗齐国、魏国、楚国,秦国、赵国结盟。赵武灵王十九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在秦武王去世后,赵武灵王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秦国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对于秦昭襄王,即位初期继续和赵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比如在五国伐齐中,秦国、赵国就联手燕国、韩国、魏国,共同出兵进攻正在巅峰的齐国。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国和赵国的结盟,主要是因为二者存在共同的敌人,或者说是存在共同的利益。但是,秦国、赵国之间走向对抗,也是因为二者利益上的冲突。在五国伐齐后,齐国走向衰落,甚至说是一蹶不振。至于魏国、楚国,同样在战国中期走向衰落。在此背景下,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不管是赵国,还是秦国,都明白自己想要继续扩张的话,必然会和对方形成冲突。比如秦国在蚕食韩国、魏国的疆域后,必然要攻占赵国的土地了。

最后,而就赵国来说,在齐国、魏国衰落,燕国又国力有限的背景下,自然也将秦国视为眼中钉和肉中刺了。当然,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和赵国都比较谨慎,也即没有贸然交手。在阏与之战中,秦昭襄王决定试探一下赵国的国力,在被赵括的父亲赵奢击败后,秦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继续和赵国交战,转而继续攻占韩国、魏国的疆域。公元前262年前后,秦国在即将攻占上党郡的时候,看似是上党郡郡守冯亭将该地区献给赵国,实际上也是因为上党郡一旦被秦国占领,赵国就会陷入到被动,因此赵孝成王才决定接受韩国的上党郡,并和秦国展开了长平之战。对于长平之战来说,意味着秦国和赵国彻底走向了对抗。

匿名回答于2023-09-24 11:41:47


秦国要与赵国结盟,主要是为了麻痹赵国。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在如何统一六国时,秦国的高层出现了争论,一派是以李斯为代表的,认为应该先打韩国,就是先打弱的再打强的。一派是以王翦为代表的,认为应该先把最强大的赵国灭掉其他就容易了。最终秦王采纳了王俭的建议,于是假意与赵国结盟,使赵国疏于防范,同时诱使赵国进攻燕国。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10:50: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