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咸丰皇帝死去对人事进行了妥善安排,也就是八大顾命大臣辅政制度,慈安和慈禧作为皇帝的监护人,被咸丰分别赐予鉴赏和同道堂钤印作为制衡顾命大臣的方式,后来慈禧垂帘听政的合法性就在这里,是咸丰皇帝赋予它掌权的可能。
3、咸丰皇帝死后,皇帝处于弱势一方,顾命大臣很强势,企图推翻咸丰皇帝生前制定的两宫和顾命大臣一同辅政的规定,变成只有顾命大臣辅政。慈禧适时的和恭亲王结盟,扭转了劣势,最终发动政变捕杀顾命大臣肃顺、端华、载垣实现垂帘听政。
4、恭亲王的疏忽,其实在两宫垂帘听政和议政王共存的辅政时期,恭亲王没有觉察慈禧的野心,恭亲王是完全有能力废掉垂帘听政制度,但是他没有那么做,这说明恭亲王没有野心,一心想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慈禧和恭亲王联合是有交易前提的,慈禧想要的是垂帘听政,恭亲王想要的首席辅政大臣,两人一拍即合。政变之后,慈禧悉心学习,她一直在观察恭亲王何如处理国家大事,大概三年左右的时间,慈禧基本掌握的处理政务的技巧,开始发动第一次罢黜恭亲王的行动。但是恭亲王声望太高,最后慈禧知难而退,不过乘机革去恭亲王议政王的称号,不能再和垂帘听政的慈禧相提并论。
6、恭亲王没有议政王的头衔,处处受慈禧掣肘,慈禧开始在安插自己的心腹,恭亲王慢慢被磨掉锐气,不再和慈禧抗争。慈禧接修缮圆明园风波,通过同治皇帝的手,罢免了恭亲王的职务,仅保留总理衙门大臣,毕竟恭亲王在外国人里面的声望颇高,慈禧不得不保留。
7、中法战争,清朝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和法国议和,慈禧借全国舆论罢免军机处全部大臣,包括恭亲王,恭亲王彻底失败,此后一直闲赋在家,慈禧大力提拔亲信妹夫醇亲王,慈禧彻底掌握全部政权,前后花了二十多年。
匿名回答于2023-09-24 12: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