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去了哪里?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由于起义而聚集起来的人们一部分回到了老家继续从事农务,也有一部分则是在被清朝监视下度日。

还有不小一部分人无法忍受耻辱,主动选择被卖到国外当苦力,远离清政府的监视,当时人数大约有三万。由于南美洲种植园经济和煤矿都需要大量的劳力,几乎全世界的劳工都被贩卖到南美洲去做苦力,而这三万多的太平军中,就有一万多人去到了智利~另外一批职位高的人隐姓香港!

匿名回答于2023-09-24 16:29:19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人员去路不同,较多的一部分回到原籍务农。一小部分在监管人员的监督下劳动改造,因这部分人是起义部队中的骨干分子。

还有一部分人丧失了信心,选择了背井离乡的岀国流浪生涯,或到外国打工做苦力,延续自己的生命历程。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7:12


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大部分将领战死,还有一小部分逃过湘军追杀,隐姓埋名,聊度残生,另有一部分出逃国外。

当太平军在军事上连连失败,已经毫无胜算之时,天国的信仰也就完全崩塌,残兵抵抗或者不抵抗在国内也只有死路一条。若要逃到海上去,这里有和清政府早已达成一致的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围追堵截。因此,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到更远的地方。大量残兵悄然放下兵器,佯装成普通工人,签订卖身契,来到了遥远的南美洲。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7:18


1864年,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病亡之后,天京也岌岌可危。破城之日,大部分将领战死,还有一小部分逃过湘军追杀,隐姓埋名,聊度残生。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教授曾说,天京沦陷后,有些人为了避难,逃到港澳及海外。这些地方都在清政府的管理范围之外。


那么究竟有哪些人出奔呢?


香港因毗連广东,是太平军将士出逃的理想落脚点和桥头堡。早在天京内讧后,洪秀全的大舅子、能文善武的赖汉英,目睹同室操戈,心灰意冷,从南京溜出,在香港寄居多年后于20世纪初始返回家乡。此说有传奇色彩,不足为信。但天京沦陷后,有一些太平天国人物匿居香港却是事实。现有史料可查的是,曾担任水军司令官的森王侯裕田,他以开设金成泰店为掩护,暗运军火粮食接济太平军漳州余部,后来和另一个匿居香港的人先后被引渡到广州杀害。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7:29


1864年,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市),城破之后,湘军进行野蛮的屠杀,大部分义军将领战死,一小部分逃过追杀,隐姓埋名,聊度残生,有些人逃到港澳及海外。

据当代史学家简又文的考证,洪秀全的3个本家侄子都避难香港。洪秀全的两个小儿子洪天光、洪天明流落到印度开设钟表店。其它大批下层军人可能流落到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洋。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7:51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个人以为:太平天国失败为1864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被攻破为标志。此时,剩余太平军大致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太平军在赖文光、张宗禹带领下与北方捻军合作继续战斗;一部分在李世贤、汪海洋带领下在福建、江西、广东山区坚持斗争;还有一些则流亡海外,去了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地。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7:52


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残兵大部分人,跟赖文光和捻军会合。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赖文光,他是洪秀全的妻弟。和清军进行了几年的斗争。清军的精锐,曾格欽林的七千多骑兵,就是被捻军歼灭的。但最后捻军也被清灭李秀成的投降也是大部太平军归清。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8:16



在太平天国最后失败的时候,是在1866年2月,清军四面围困广东嘉应州城(今梅州市)。太平军最后的统帅谭体元几次突围失败。最后在,2月7日夜,谭体元向西南方向突围,遭到清军堵截。在战斗当中谭体元不幸中弹,宁死不屈,纵马跳崖自尽。残部进至六田,陷入重围,悉被清军歼灭。

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太平军从广东突围进入到越南和老挝。甚至还把老挝琅勃拉邦王宫洗劫了一番,杀死一个王储,老挝当地军队根本无法阻挡这些太平军。

在当地的中南半岛,有很多山地人群以猎奴者著称,几乎每年作物收获以后都会发生抢劫奴隶的事情。他们不仅绑架谷地居民,把他们统合到山地社会或转手卖给谷地市场;他们还绑架脆弱的山地人口,将他们变成奴隶或转手卖出去。

但是在太平军眼里,这些山地人才是真正的猎物。很快隶属于太平军的黑旗军在刘永福带领下也进入到越南北部地区。因为,帮助越南收拾流这些土匪和猎奴山民,逐渐获得越南的信任,被越南招安成为“三宣提督”,授一等男爵。

很快太平军残部在1870年出现在了泰国东部边境地区。甚至只用区区五六百人的太平军,就攻陷了泰国军队保护下的老挝首都万象,还攻陷了老挝古典时代旧京琅勃拉邦。太平军残部在黑旗号召下,控制了整个琅勃拉邦。

匿名回答于2023-09-10 20:08:0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