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09-25 00:50:44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1:42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1:42
唐朝皇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正常情况下应由嫡长子继位。
但是,因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互相争夺皇位,李承乾皇储之位被废,李泰被隔离、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十七年(643年),嫡三子李治被册立为皇太子。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次年改元永徽,是为唐高宗。
李治本性仁慈、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却也无大志。所以,他不是个事事称职的好皇帝,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他后期的治世,有赖武则天执掌朝政。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1:48
三个嫡出儿子就剩他一个,李世民自己亲口也说“若立魏王,承乾、晋王皆不可活;晋王立,承乾与泰可无恙也。”立了李治,承乾和李泰还能安然无恙,因为李治不会对哥哥出手。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1:42
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李治在位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
他在位时期,他的老婆武则天开始参与政治活动,号称二圣临朝,李治一直身体不好在位34年,55岁去世。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2:18
匿名回答于2023-09-11 05: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