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基准站:在已知坐标的点上设置一个基准站并进行监测测量,用于给移动站提供精确的参考信号。
2. 配置测量设备:将移动站安装在需要测量的物体上,通过GPS或GNSS技术接收基准站的信号,同时记录下自身的坐标和时间戳。
3. 计算相位差:采集到的信号包含了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测量数据,通过计算两个站点的相位差来推算出移动站的精确位置。
4. 计算距离:基于相位差计算出距离,并根据两个站点的时间戳进行差分校正,最终得到非常精确的距离数据。
5. 建模和分析:将得到的距离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像或模型,进而进行数据分析和后续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RTK技术需要同时使用基准站和移动站,且两者之间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信号通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04: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