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危害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主要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而不宜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
(2)增湿。增湿就是提高空气的湿度以消除静电荷的积累。有静电危险的场
所,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装空调设备、喷雾器或采用挂湿布条等办
法,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08:57:26
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增湿的作用主要是增强静电沿绝缘体表面的泄漏。增湿并非对绝缘体都有效果,关键是要看其能否在表面形成水膜。只有当随湿度的增加,表面容易形成水膜的绝缘体如醋酸纤维、纸张、橡胶等,才能有效消除静电。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0:26:35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0:26:45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0:26:47
首先,从静电产生的机理来看,应该从降低有关物体的绝缘度着手,使两物体即使摩擦也不产生和少产生静电,对次有主要措施:
保持环境有一定的湿度。实践证明,北方地区或在干燥的冬季,因静电产生故障的事例要远远大于在东南沿海地区或其他季节,所以在一些重要场所,如计算机机房、实验室、电子仪器的装调车间应考虑保持一定湿度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封闭形的空调房间,更应有一定控制湿度的设备。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