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文人扇和武人扇的区别?

文人扇都秀气细腻,武夫的扇子都粗犷狂放,这点区别究竟在哪,由什么决定的?那就要说到折扇的开方和排口了。


开方就是指就是扇骨包含大骨和小骨一共的根数。扇骨也称扇股,扇骨数目称档数,也叫方数,天津地区称之“根材”,苏扇则称为单数。这些叫法因地区而异,不去探究。排口就是大骨顶端的宽度,通俗点说,就是大骨最宽的地方。一般来说呢,折扇的方数和排口的尺寸决定了折扇的开幅,也就是折扇的打开角度。比如相同排口宽度的情况下,方数越多的,其开幅就会越大,反之亦然。


关于折扇尺寸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有三种。一尺十三方、九寸十六方、九五十六方、九五十八方。其中一尺十三方的尺寸是近年来尤为普遍的,被用于旅游纪念的扇子大多都是一尺十三方。但是清末民初时期就显得尤为稀少,民国时期文人文化发展尤为突出,相应的当时流行的扇子尺寸大都属“文人扇”范畴,有九方、十一方、十六方,其中九方和十一方是日本扇的常用尺寸,而九五十六方则是流行于文人间,也就是所谓的“文人扇”代表。据考证,在民国前折扇并没有九寸五分这样的尺寸,”九五“是由民国而兴起,或许是寓意“九五至尊”之意。


五方和扇


七方


九方


当时流行于清末民初的日本和扇也叫桧扇,关于折扇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折扇直接由日本直接传入中国,一说折扇由日本发明经高丽人传入中国,一说折扇由中国发明,经由日本发扬,又重新传入中国。


我们不去讨论到底哪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总之日本的扇文化也是十分的丰富多繁。和扇与腰带、提袋、木屐都是正规和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扇的代表就是小方数,“筷子”骨。小方数不难理解,而“筷子骨”则是和扇的一个特色,其大骨小骨宽窄相仿,并不是传统的中国折扇大骨宽于小骨那样。大骨最宽处为10至12毫米,最窄处为7毫米,一般长31至32厘米。现存的许多十方及以下的扇子基本都是日式扇。


十方和扇


一般来说呢,折扇的方数和排口的尺寸决定了折扇的开幅,相同排口宽度的情况下,方数越多的,其开幅就会越大,所需要的扇面就也越大,仔细一想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就是排口决定了扇面每一格的宽度,当每格的宽度大小相同时,当然是越。而作为“文人扇”代表的九五十六方折扇,排口多为2.0。这样的配合下,扇面打开一般呈140°角,这样的角度看起来最舒服,这样的扇面角度不仅舒服,还较易于让书画家安排扇面画的布局,从而为扇子多添一分文人气息。


十六方


现在流行的扇骨是十八档,长九寸至九寸五,这是一类;第二类是改良后的十一档、十三档宽骨扇(此类原为日本扇,大骨皆是窄骨,当今改为宽骨);第三类是二十档、二十二档扇,这类扇骨一般长一尺,张开几乎已呈180°角。


十三方


十五方


十八方


二十方


二十一方


二十二方


折扇二十方以上都算少见,三十方、四十方的折扇则以江浙一带的黑纸扇为代表,黑纸扇扇头式样比较单调,大多为茄头(因此扇骨的数量单位也称“茄”),扇骨有三十根(包括两大边,下同)、三十二根、三十六根等多种,少数扇骨也有多达四十根、五十根、六十根的,骨子薄而细,大多为全棕、象牙等名贵扇子。扇子的长度以六寸、七寸、八寸、九寸居多,也有一尺以上的大扇和二寸的袖珍扇。


二十五方


三十方


四十方


其实,从没人去规定文人抑或是武夫的扇子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式,人们只是在使用中慢慢赋予了每把扇子不同的文化内涵。古代,曾有”文人藏百扇“的说法,一个爱扇的人会存有百把不同的扇子,根据每天的情绪去使用不同的扇子,就像当今爱美女孩的衣橱,折扇本并没有文武之分,关键是使用者想通过这一把扇子表达出怎样的自我。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09:18:2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