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者折枝”通常直译为:为长者折树枝。引申义较多。 一九二0年,上海书业公所印行山东历城江希张的《四书白话解说》说:“枝,是树枝;折,是折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润东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说:“枝,同肢。这句谓,为长者按摩肢体。或解为对长者屈折腰肢,如今之鞠躬。又有解为替长者攀折花枝。皆指轻而易举之事。”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枝,同肢。折肢指按摩。” “为长者折枝”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文中,当齐宣王问及施行仁政的“不能”与“不为”的区别时,孟子回答说:“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日:‘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中学语文译作:孟子说:“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匿名回答于2023-09-26 10: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