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考中了进士,成为一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因此“手不释卷”成为了形容读书学习十分勤奋的成语。
匿名回答于2023-09-26 13:33:09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7:47
2.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
3.如“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
4.”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愤学习,学问提高很快。
5.《手不释卷》的故事解释(1)释,就是“放下”的意思,卷,就是“书”。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7:48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7:56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03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
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扩展资料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员大将,他小时候家徒四壁,没有钱读书,后来英勇善战当上了将军。吕蒙作战虽然很猛,但是因为目不识丁没有文化所以没办法把自已的经验用文字总结起来,孙权鼓励他去读书学点知识。
但是吕蒙说军人只要能上战场打好仗就可以了,读书练字是文人墨客的事情,另外他有很多军事需要处理没有时间用来读书,就一直推托。
孙权举了很多例子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曹操一把年纪了还是很好学;汉朝光武帝刘秀当兵的时候也手不释卷。我在年轻的时候努力的读了很多书,觉得自已有了很大的长进,你为什么不可持续发展寻求上进呢。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04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14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26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38
匿名回答于2023-09-23 18: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