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匿名回答于2023-09-26 21:28:13
《桃花源记》段落划分: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大意: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大意: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2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了桃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
第3段:
写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做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
所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
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第三部分(第4、5段)大意:
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含蓄地表明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
匿名回答于2023-09-07 14:3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