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xrd物相分析的一般步骤?

X射线衍射仪(XRD)是从事材料、化工、化学、分析测试等研究的用户们常用的仪器设备之一,对物相的定性分析是其基本用途之一,那么你知道要如何用XRD数据进行物相定性分析吗?

首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下用XRD进行物相分析的基本原理。每种晶态物质都有其独特的X射线衍射图谱,二者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物质不会因为与其它物质混合而引起衍射的变化,也就是说混合物中各物相的衍射互不干扰,彼此独立。因此混合物的衍射图谱不过是其各组成物质物相图谱的简单叠加,只需要将待检物相的衍射图谱与已知物相的衍射图谱进行比对,就可以鉴别出晶态物质的物相,对比工作往往需要借助物相定性分析卡片PDF。

物相定性分析卡片起源于1938年,几位科学家收集了1000种物质的衍射图,并以d-I数据组代替衍射花样,做了制备衍射数据卡片的工作。后来于1942年,“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ASTM)正式出版约1300张衍生数据卡片,开启了物相定性分析卡片的职业生涯。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相定性分析卡片也在不断流变,1969年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负责编辑和出版了JCPDS卡,后装订成册,称为PDF卡片(Powder Diffraction Files)。曾几何时,卡片的比对工作都是科学家们人工进行的,到那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可以让检索程序进行自动检索,而物相定性分析卡片也进化成电子版,目前学界最常用的是ICDD提供的电子版PDF卡片数据库。

匿名回答于2023-09-26 23:09:36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准备样品,根据需要研磨、研磨、研磨以获得细粉末;确定合适的测量条件,如选择X射线源、入射角、扫描范围等;利用X射线经过样品后的衍射图案进行数据采集;针对所得衍射图案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背景去除、峰面积测量等;通过与标准物相数据库进行比对或者利用物相特征进行解析和鉴定,并结合其他分析技术如SEM、TEM等进行结果验证;最后得出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等信息。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纯度和晶粒尺寸等重要信息。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23:52:07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样品处理:将样品研磨成细粉,以提高衍射信号的强度和清晰度。
2. 样品装载:将细粉样品装入XRD样品台,通常使用平片或者膜样品夹。
3. 设定衍射条件: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衍射实验,包括选择合适的X射线源和过滤器,设定衍射角度范围和步长等。
4. 数据采集:启动XRD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衍射图谱。通常采集2θ角度范围内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扫描。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峰位和峰形分析、峰面积计算、相对强度比较等。
6. 物相标识:通过与已知标准物相的对比,确定样品中的物相组成。可以使用数据库、标准图谱或特定软件进行物相标识。
7. 数据解释:根据物相分析结果,解释样品的结构特征、晶格参数以及可能的晶体形貌等。
请注意,XRD物相分析的具体步骤可能会因实验目的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23:52:08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样品制备,X射线衍射仪校准,样品加载到衍射仪中,进行扫描,获取衍射图谱,解析和识别衍射峰,与数据库比对,确定物相组成,最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这些步骤通常需要仪器操作技能、样品制备技巧和对物相分析原理的理解。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23:52:14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的一般步骤包括:

准备样品:制备固体样品,并使其表面光滑,粉末样品需细磨。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X射线仪中,确保与射线对准。

数据收集:以不同角度收集X射线衍射数据,得到衍射图谱。

数据分析:通过比对标准数据库或模型,解释衍射峰,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结果解释:分析数据,确认物相,定量相对含量。

报告撰写:整理分析结果,撰写物相分析报告。

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参数和分析方法。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23:52:1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