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如梦初醒,先是委任高适为侍御史,后又提拔为谏议大夫。
匿名回答于2023-09-27 08:32:00
高适回长安后不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正三品,相当于正部级,谥号忠。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15:45:34
这三件事,分别是第一件,守潼关,保住了根基;第二件,顶撞玄宗,在新皇帝李亨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第三件事,平定永王造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15:45:35
1. 抵御敌军: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叛乱,叛军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对唐朝统治造成了巨大威胁。高适作为一名忠诚的官员,积极参与抵御叛军的战斗。他曾随唐朝将领李光弼征讨叛军,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勇敢和坚定的战斗精神。
2. 作战指挥:高适在安史之乱期间担任过军队的指挥官,他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据记载,他在战斗中善于运筹帷幄,灵活应对敌军的进攻,并采取有效的战术来保护自己的部队。
3. 军事文学创作:高适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他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军事诗歌,以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的赞美。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描绘了战场上的英勇和牺牲精神,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
4. 宣传抗战:除了在战场上的贡献,高适还通过文学作品宣传抗战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叛乱。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为唐朝的抗战努力提供了精神支持。
总的来说,高适在安史之乱中以其勇敢、智慧和文学才华,积极参与抵御叛乱,担任指挥官,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抗战,为保卫唐朝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15:45:37
高适在五十余岁的人生暮年,披挂上阵,吹响了出征的号角,开启了一段壮丽的军旅生涯!
几个月后,高适跟着唐玄宗逃到了成都。唐玄宗打算让自己的皇子分镇各地,各自为战。高适反复劝说这绝对不可以,唐玄宗不听。
诏令下达,在江南地区的永王 李 璘 开始招募军队。然而永王李璘招募军队之后,并未直接迎敌,而是在江南 逡 巡不前。同时,永王 李璘 还聘请了在庐山闲居的李白担任军队的书记官。
这引起了刚刚登基的李亨的怀疑。在刚刚登基的唐肃宗看来,这是严重挑战自己权力的行为,于是命淮南节度使前去征讨,而这时的淮南节度使正是高适。
高适打败了永王 李璘 ,那个在十二年前就已经名动天下的李白、那个十二年前跟自己在梁园同游的李白,却成了自己的阶下囚。
由于在军事斗争中的出色表现,刚刚讨平永王,高适又受命参与讨伐安史之乱叛军,回到他的另一个故乡睢阳。
公元757年,一支唐朝军队突入围攻睢阳的叛军敌营,与之展开激战,解救睢阳之围。在纵马厮杀的刀光剑影中,有一位两鬓飞霜的老兵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不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是名满天下的盛唐边塞诗人领袖——高适。
匿名回答于2023-09-25 15: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