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的特点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2、金文的特点 商代的金文书法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字数不多,字体瘦长,笔道遒劲雄美,行气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情势凝重,各有风韵。有人曾归纳为两种风格,一种是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画起止多露锋芒,间有肥笔,另一种则是运笔有力,形体瘦筋,笔画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锋芒。西周早期的金文从书体和书法风格来看,总的情势是清秀优美,笔道首尾出锋,有明显的波磔,结构严谨,行款章法自如。后期的风格凝重雄放。
3、小篆的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三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四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
4、隶书的特点 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匿名回答于2023-10-01 20:43:30
2.
金文,看起来像是一些小虫子组成的,弯弯绕绕,金文和大篆比较像,这时候开始像现在的文字,横平竖直,端正站立了!
3.
小篆,也是弯弯绕绕,和金文大篆比,笔画更纤细柔长,字的整体框架,四平八稳,几乎都是方正取势!
4.
隶书,基本上我们都可以认得出了,大部分外观扁平,结构一般也很平稳!
5.
楷书,一笔一画规矩讲究!一笔就是一笔,清清楚楚!
6.
行书,基本上笔画与笔画之间连带清晰,不用笔笔规矩
7.
草书,一般人差不多都认不出来就是草书了!但草书不是随随便便草就行了,草书也有严格笔画的,有时一点一弯的大小程度不一样就是另一个字了!
匿名回答于2023-09-20 22: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