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精神,组织民政、民委、文教、语委、公安、检查、参事室、编译室等22个部门和土默特旗蒙汉各族各界群众及知名人士,对更改市名进行了
广泛的讨论,并征询了对新市名的意见。经过讨论,各族各界提出了 40 多种更名意见。
1954年4月,归绥市四届七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把“归绥”改为 “呼和浩特”,它含有加强民族团结,青壮、兴盛之意。归绥人民政府将大会决议和群众意见,报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自1954年4月25日起,将
“归绥“改称“呼和浩特
匿名回答于2023-10-03 14:02:58
1.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呼和浩特的名字源于蒙古语,意为“青城”或“碧城”。这是因为呼和浩特地处草原地带,气候干燥,常年有大片的草原和森林,而“青城”或“碧城”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景象。
2. 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呼和浩特的名字可能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有关。例如,一些历史文献中提到,呼和浩特曾是元朝时期的一座重要城市,名为“哈剌和林”,意为“黑城”。这可能与当时城市建筑的颜色或城市所在地的地形有关。
3.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呼和浩特的名字可能与当地的蒙古族部落有关。例如,一些学者认为,“呼和浩特”一名的来源可能是蒙古语“呼和”(意为“青色”或“蓝色”)和“和林”(意为“城市”)两个词汇的组合,意为“蓝色的城市”。
总之,呼和浩特名字的由来存在多种说法和观点,具体哪一种说法更加准确,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匿名回答于2023-10-02 19: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