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规划“五育”育人体系
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学校须进行整体设计,明晰目标、系统思考、整体建构。
首先,要对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清晰设计。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回答的集中体现,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实现这一目的,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需要对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功能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和体悟,提出具有内生性的教育主张和教育主题来落实这一教育目标。
其次,要对学校育人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学校育人体系一般包括理念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四大子体系。理念体系重点解决的是学校中“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方向的问题;课程教学体系重点解决的是学校中“人”的发展的载体、通道途径和方法问题;管理体系重点解决的是“人”的发展过程保障和支持支撑问题;评价体系重点解决的是“人”的发展走向,起到指挥引领作用。“人”的问题是四大体系问题的核心。
再其次,要对学校育人实践进行整体建构。所谓整体建构,即运用系统论,一切从学校整体出发,优化关键性教育要素,顶层设计教育结构,形成自成一体、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最佳效益。整体建构要求“五育并举”以学校育人目标为统领,以适切的教育主张为支撑,以育人理念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为依托,梳理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学校改革整体框架,整体推进学校变革。
统筹协调“五育”之间关系
当下,我国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现象和问题,“五育并举”在学校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常常落虚。落实落细“五育并举”的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和抓手,在“协调”上下功夫。
一是价值归一、同向而行。“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或初心,即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德行的内化、智识的习得、体魄的锻炼、审美的化成、劳动的铸就虽方法不同、要求不一,但方向相同、目标一致、价值归一,统一服务于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培养。
二是引领贯通、综合育人。“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当前学校教育最为欠缺的劳动教育为例,学校要树立“以劳立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教育新思路。学校设计“五育并举”落实机制,要在“一育”中发现“五育”、融合“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一育”、把握“一育”、实现“一育”。
三是统筹兼顾、自然化成。既然“五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其内在发展安排也应具有统筹协调性,须在设计上统筹考虑,在内容体系和发展逻辑上下功夫。“五育并举”不是简单地做加法,其意义和作用是再造培养体系,学校需要在学时上综合安排、在内容设计上有机渗透、在育人方式上统筹兼顾。学校在内部管理上,要建构适应“五育融合”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以及整体性的学校文化体系,生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学校管理方式。
匿名回答于2023-10-04 18:43:48
其次,积极构建“五育”融合课堂。根据“五育”融合课程目标,设计包含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情境、任务、活动以及评价等要素,推动学生在各类课堂互动中通过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发展“真善美”品质,让“五育”在各类课堂中真实发生并体现整体性、累积性与建构性。
匿名回答于2023-09-22 08: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