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消融的过程是从冬季雪线一直推进到夏季雪线附近。既有冰川消融,亦有积雪消融;冰川的前身也是压紧的粒雪。因为海拔较高或纬度较高,该区最大融发生在夏季。
季节性积雪融水:
一般发生在平原或高原地区,冬季温度海拔最低处在0°C以下,春夏季温度海拔最高处在0°C以上。比如我国东北、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冬季温度低,有利于降雪积累;春夏温度较高,雪面全融。
最大区别,融水来源。前者既有冰川又有积雪;后者只有无法过夏的积雪。
匿名回答于2019-06-13 19:14:03
1、形成原因不同;
2、发生季节不同;
3、发生地点不同。
冰川融水是冰川冰和冰川表面雪融水汇入河道形成的径流。多数为季节性径流,少数大冰川末端为常年性径流,是寒冷地区以及高海拔近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
积雪融水补给多发生在气温最高的夏季。
1、形成原因不同
冰川融水所指的一般是高山冰川这些储存了大量的常年积雪的地方,在春季和夏季,气温较高时常年积雪融化,春季有春汛,夏季与大气降水一起形成夏汛,多分布在新疆天山等有冰川存在又夏季气温较高地区;
积雪融水是由于夏天气温高而形成。
2、发生季节不同
冰雪融水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特点是使河流在3月左右出现春汛,因为是这里是季风区,所以河流还会在7月出现夏汛,也即一年有两次汛期。冰川融水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补给时间是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这里的河流冬春季节没有补给源,因此易出现断流.所以特点是冬末春初易断流,而夏季出现汛期.
3、发生地点不同
积雪融水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的地方;冰川融水主要分布在南北极。
匿名回答于2021-11-23 01: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