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航天员曾经熬过哪些艰苦环境?

聂海胜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他的童年生活很艰苦,在一段聂海胜的自述中,他回忆起小学交学费的困境,父母每次都要为区区几元钱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一次交到老师手中的“学费”,竟是一只兔子。

聂海胜小学学习刻苦,以优异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后,1979年,聂海胜转入镇上的孙寨中学就读。因成绩突出,全校教师大会时,聂海胜经常被作为老师公认的好学生来谈论。此时,聂家的生活依然艰苦,带咸菜到学校吃住一个星期,对于聂海胜来说是常事。

聂海胜用“艰苦磨砺”形容了这段童年经历,在他看来,这也是伴随他终身的宝贵财富,“它为我学生时期圆满完成学业,参军后当好一个兵、当好一个飞行员和航天员,奠定了坚实基础

匿名回答于2021-08-02 22:58:44


首先是身体素质的挑战。长期失重环境对人体的肌肉骨骼、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累积效应显著增加,出舱活动任务对航天员的上肢力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才能确保航天员长达半年左右的工作生活。

第二是心理素质的挑战。航天员长期生活工作在狭小的环境中,工作环境远离家人,相对是一个隔离的环境,失重、震动、噪声容易使他们出现烦躁、情绪低落等不良情绪,而交会对接、出舱活动等重要任务及各种应急故障的情况处置,也要求航天员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坚毅果敢。

第三是知识技能的挑战。因为空间站任务极为艰巨复杂,航天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主要包括长期在轨健康生活工作的能力;监控和管理空间站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的能力;人工控制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实验舱等飞行器交会对接、撤离和舱段转位等方面的能力;出现火灾、失压、液体泄漏和环境灾害等应急情况下对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定位处置的能力,这些都是航天员所要面对的。

匿名回答于2021-08-02 21:34:0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