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是“活的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的教育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一起为儿童谋福利。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
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定要懂得儿童心理。引证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教育的情形时的两句警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活教育的特征
1. 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活动。
2. 教育的目的在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
3. 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4. 分组学习,共同研讨
5. 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
6. 儿童自订法则来管理自己。
7. 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是有伸缩性,教材是有活动性而可随时更改的。
8.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工作时很静很忙,游戏时很起劲很高兴。
9. 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
10. 学校是社会的中心,师生集中力量,改造环境,服务社会。
匿名回答于2023-10-07 0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