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只知他人之是非黑白而不知自己,这是凡人的普通知识,能知道到自己所行之缺点才是真正明理之人,能够胜过他人的人就是有智力的人。能克复其私谓胜己,故能克复其私之人者才是真正自强的人。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一个脾气暴躁的年轻人因总爱打架,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寺庙拜访老和尚。年轻人出门的时候情绪很差,烦躁的情绪写在脸上。
到寺庙时,松散开的鞋带绊了自己一个跟头,他费力地脱下鞋,使劲把鞋子往山门上一甩,“砰”的一声,旁边人吓了一跳。老和尚出来刚好见到这一幕。
老和尚对他说:“对不起,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和你谈话,除非你先跟被迁怒的那扇门道歉。”
年轻人一听,脸上现出愠色,问道:“您是在开玩笑吧?门又不是人,难道也会有受辱的感觉?”
老和尚:“不管是人或物,都有被尊重的必要,当你把愤怒加诸在他们身上时,你同样要准备好,向他们道歉。否则,我也没有办法尊重你,更不能和你深谈。”
年轻人耐着性子,走到山门前说道:请原谅我的无礼,我为我的鲁莽向你表示歉意。
年轻人一开始,觉得自己很滑稽,可是道歉后,突然感觉心境变的很平和。
匿名回答于2023-10-07 03:22:31
译文是:“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
这句话是道德经里谈个人修养的一句话。
第一句“知人者智”,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想知道别人心里的想法是很难的,甚至要想判断一个人的为人也是很难的,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人惯于伪装,有很多人戴着面具活着,有很多人是双面人、多面人。所以说能够认清别人的为人就是智者了。
第二句“自知者明”,这是递进关系,认识别人难,认识自己更难,很多人活一辈子也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认不清自己的内心需求。
第三句,“胜人者力”,要战胜别人需要力量,能够战胜别人说明你的力量强大。说到底,你的实力决定了你在社会中的位置,实力决定一切。
第四句“自胜者强”,这又是递进关系,很多时候打败别人容易,打败自己很难,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09:26:12
出自:《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着重强调加强自身修养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一个脾气暴躁的年轻人因总爱打架,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寺庙拜访老和尚。年轻人出门的时候情绪很差,烦躁的情绪写在脸上。
到寺庙时,松散开的鞋带绊了自己一个跟头,他费力地脱下鞋,使劲把鞋子往山门上一甩,“砰”的一声,旁边人吓了一跳。老和尚出来刚好见到这一幕。
老和尚对他说:“对不起,我无法心平气和地和你谈话,除非你先跟被迁怒的那扇门道歉。”
年轻人一听,脸上现出愠色,问道:“您是在开玩笑吧?门又不是人,难道也会有受辱的感觉?”
老和尚:“不管是人或物,都有被尊重的必要,当你把愤怒加诸在他们身上时,你同样要准备好,向他们道歉。否则,我也没有办法尊重你,更不能和你深谈。”
年轻人耐着性子,走到山门前说道:请原谅我的无礼,我为我的鲁莽向你表示歉意。
年轻人一开始,觉得自己很滑稽,可是道歉后,突然感觉心境变的很平和。
匿名回答于2023-09-13 11: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