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你觉得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是什么意思?

曾国藩的中庸之道,意思就是做人身段要软,手段要硬。太过柔软会力量分散没有反制,太过强硬会进退两难没有后路,就像唇齿相依的道理。也可以理解为阳谋和阴谋不能只懂一面。

现代社会可以表现的过柔或过刚来故布疑阵、设下层层陷阱,但如果扮猪吃老虎扮的久了,不是猪也变成猪了,必须适当的表现自己另一面,让别人知道老好人也有脾气,暴君也很护短。

做事看似不急不躁但果决独断,说话听似细雨无声却掷地有声。不硬碰硬两败俱伤,却也不会只搞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

相比这句话我更喜欢另一句——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素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匿名回答于2023-10-07 10:02:14


太柔则靡,太刚易折,从辩证的角度看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人处世,太过软弱、犹豫无断,就会掉入没有主见、毫无原则的泥沼,事业、生活都会散乱不堪。

刚自柔出,柔能克刚,这是说明刚柔相济的重要性。我们不管做什么,都要有度,不能一味的妥协,要柔中有刚,坚持自己的红线!遇到尖锐矛盾冲突时,要适当放低姿态,柔和处理不要激化扩大事态,以此来平息解决问题。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06:43:55


人太柔了就会被人欺负,钢烧得太硬也会易容断。所谓柔能克刚,就如,要造一把刀需拿到火里烧,烧红了才拿出来打造,要灭火红的刀,必须放入水里才能息灭。水就是柔的,火就是刚,这就是柔克刚。如是人,暴跳如雷的丈夫做事久搞虑,每次都被妻子几句柔而有道理的话说服了。这就是柔克刚。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06:45:11


度与时的关系,小鹰蛋中的卵在不够温度下,不够时间情况下,可能或早夭,或即将出壳,竟有无力破壳而出,即使出壳,父母沒哺喂到位,小鹰不会夭折。柔与刚,小鹰在蛋壳里,刚是弱的,发育初期能从水肉态长出小硬嘴是弱刚之发展,出壳后不遇大病灾,鹰之父母照顾好,弱小鹰成大雄鹰,可抓兔可擒小羊,这是一种柔与刚之转变。总在蛋壳或鹰母羽翼下不成长发展,这柔也真:(靡)了,孵卵期柔多则会夭折,哺食期太早飞会摔死也夭折,事物应柔时则柔,会保全幼小之刚,当刚未刚强刚也会断而夭折,大自然间生灵,人世间生命能力之发展,都有个:度与时的孕育期,应柔时要柔,到刚时也不可强刚,过度刚,物极刚反,刚柔并济是古代先贤的珍贵经验教训不可忘记与越界,谢邀(个人体会)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06:45:26


感谢邀请!

太柔则糜,太刚易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为人处世需要刚柔相济一个道理。

具体分析如下:

一、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这句话是清朝曾国藩的名言。

二、太柔则糜:

1.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适时的低头、柔软态度和身段,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柔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2.适时的柔(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3.但是,柔软过度就是颓废,任人宰割。柔不是让其柔弱不堪。

二、太刚易折:

1.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容易得罪人,容易把事情搞砸,容易让自己陷入孤立的绝境!

2.现实生活中,如果一味至刚的态度,昂着头为人处世,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的感觉,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三、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刚自柔出,柔能克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刚柔相济的意思:

2.上善若水,刚柔并济是为人处世最佳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柔(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刚柔并济(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就是柔自刚出。

3.成熟的人需要懂得刚柔并济,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适时的柔(低头),成熟的人,是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柔(低头),这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柔能克刚的基础。

四、总结: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懂得刚柔并济,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匿名回答于2023-09-06 08:06: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