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产生原因不同 行星:在一个恒星边上,可能吸收了比较多的宇宙灰尘聚集,拿太阳举例:太阳大约在40亿年前,就吸收很多灰尘,灰尘之间互相碰撞,粘到一起。 长期以来,出现了大量的行星胚叫做星子,当时至少有几十亿的星子围绕太阳运动。星子之间作用规律是:两个星子如果大小差距悬殊,并且彼此的速度不大,碰撞以后,小星子就会被大星子吸引而被吃掉。 小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
3、历史不同 行星:从远古时代起,五个肉眼可见的经典行星就已经被人们熟知,他们对神学、宗教宇宙学和古代天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古代,天文学家记录了一些特定的光点是相对于其他星星如何移动跨越天空。 古希腊人把这些光点叫做“πλάνητες ἀστέρες”(即planetes asteres,游星)或简单的称为“πλανήτοι”(planētoi,漫游者),今天的英文名称行星(planet)就是由此演化出来的。 小行星: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 波得定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定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 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1801年元旦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 :-小行星 :-行星
匿名回答于2023-10-07 10:36:22
匿名回答于2023-09-09 12:39:04
小行星由小块的岩石和金属构成,就像太阳的内部系统其余物质一样。而行星是不会发光的圆球状天体,而且必须是围绕着恒星转动。
2、大小不同
小行星和行星相比,一般小行星比行星小,但其中一些可能比较大。
3、质量不同
小行星和行星相比,一般行星的质量要比小行星大,因为行星的质量必须要求足够大,这样才可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
匿名回答于2023-09-27 13: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