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鸡蛋为什么是椭圆形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鸡蛋是母鸡体内的卵子逐渐形成硬壳而产生的,鸡卵本身是圆球形的,可是在成形的过程中受到外力的影响,就会逐渐趋于椭圆形。

匿名回答于2021-11-24 04:38:31


按照理想状况,圆形应该是最完美的形状,比如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圆形表面积最小,从而减少鸟妈妈缺钙的风险。但是,球体很难实现,就退而求其次,用椭球体替代了。变形不大的椭球体也能保证小鸟在蛋中有更充足的空间伸伸翅膀,蹬蹬腿。

再有就是,这种形状的卵在巢窝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较小,鸟妈妈能最大限度地将所有的卵集聚在腹下进行孵化(有时这个工作是鸟爸爸承担的,工作也不仅仅是保暖,在环境温度过高时还需要依靠双亲身体给鸟宝宝降温)。

至于为什么选择椭球形而不是球形,可能与产蛋的过程有关系。鸟蛋在产出前确实是球形的,其表面柔软而有弹性。在出生时,鸟卵要经过产道一点一点挤压出来,鸟类的产道先会缓缓胀大,随着卵的产出,产道又一点点收缩,这样,卵就被挤压成椭球体了。

虽然影响鸡蛋形状的因素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椭圆形的鸡蛋最适合冰箱里的蛋架。

扩展资料:

完整的蛋壳呈鸡蛋圆型,一头大、一头小,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约占整个蛋壳质量的91%~95%,其含钙的成分与珍珠、牡蛎、牛骨、小鱼乾相同,是钙质的良好来源。

此外,蛋壳中尚含约占有5%的碳酸镁(magnesium carbonate),以及2%的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和胶质(colloid)。

壳上膜:即在蛋壳外面,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防止蛋的水分蒸发。

壳下皮:在蛋壳里面的薄膜,共二层;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

气室:二层壳下皮之间的空隙;若蛋内气体遗失,气室会不断地增大。

蛋壳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蛋壳会消失,就变成无壳鸡蛋,只剩下一层薄膜。

匿名回答于2019-06-06 22:37:22


因为椭圆的结构完全符合进化的需求,首先,鸡蛋若是变成了方形或者三角形,就不利于从体内排出。

试想一下,让一只母鸡产出一枚正方形的鸡蛋,母鸡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者鸡蛋会在压力下破裂。

而椭圆形是一个非常受力的形状和结构,相比于其他结构,椭圆形的蛋壳更能够承受压力。

,母鸡体内的气体、水以及产道都给鸡蛋施加了力量,为了确保鸡蛋不会破裂,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鸡蛋保持椭圆结构。

匿名回答于2021-11-24 05:16:07


鸡蛋保持椭圆形是出于减少钙质使用的需求。母鸡在生鸡蛋的时候,往往需要分泌一定量的钙质,这样才能确保鸡蛋的硬度。如果缺乏钙质,鸡蛋的外壳就会变得很薄,甚至没有鸡蛋壳。

不过钙质的分配是有限度的,一只母鸡不可能无限制地分泌钙质,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保证蛋壳硬度的同时确保钙质不会有过多消耗,而相比于其他结构,椭圆形的结构是比较节省钙质的。

匿名回答于2021-11-24 05:22:2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