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现在:1、塑性成形的理论基础以基本成型;2、以有限元为核心的塑性成形数值仿真技术日趋成熟,为人们认识成形过程的本质规律提供了新途径3、CAD/CAM等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使模具质量提高制造周期下降;新的成形方法不断出现并得到成功应用。
1、冲压是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金属(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变形,从而得到一定形状并且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分类:按变形性质分分离和成形分类:按基本变形方式分冲裁、弯曲、拉深、成形;按工序组合分简单和组合工序(复合工序、连续工序、连续—复合工序)。复合模具的决定因素:批量、尺寸、精度。
冲压加工三要素:冲压设备,模具,原材料。
冲压对板料的基本要求:对力学性能的要求(伸长率大、屈强比小、弹性模数大、硬化指数高和厚向异性系数大)、对化学成分的要求(C、Si、Mn、P、S等元素的含量增加,就会使材料的塑性降低、脆性增加)、对金相组织的要求(晶粒大小不均引起裂纹,过大的晶粒在拉深时产生粗超的表面)、对表面质量的要求(光滑、无氧化皮、裂纹、划伤等缺陷)、对厚度公差的要求(厚度公差对零件的精度和模具寿命有很大影响)。
2、力学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
冲压成形性能: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
两种失稳现象:拉伸失稳与压缩失稳;拉伸失稳即板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局部出现缩颈或断裂;压缩失稳即板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出现起皱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抗破裂性、贴膜性、定形性;贴膜性是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取得与模具形状一致的能力;定形性是指零件脱模后保持其在模内既得形状的能力。
板料在失稳之前可以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叫成形极限,分为总体成形极限和局部成形极限
性能指标:屈服强度、屈强比、伸长率、硬化指数、厚向异性系数、板平面各向异性指数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小,材料容易屈服,则变形抗力小,压缩变形时不易出现起皱
屈强比屈强比小说明值小而值大,即容易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易产生拉裂
伸长率拉伸实验中,试样拉断时的伸长率
硬化指数n:单向拉伸硬化曲线可写成,其中指数n即为硬化指数,表示在塑性变形中材料的硬化度。n 大时,说明在变形中材料加工硬化严重,真实应
匿名回答于2023-10-08 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