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织过程中,织针没有勾到毛纱或勾到毛纱后又脱出针钩而形成线圈脱散,在布面出现垂直的条痕及小孔的现象。
原因及处理方法: (1) 针的原因,针钩或针舌坏、针舌长短不一、针头大小不一等。(换针)
(2) 纱嘴位置不好,离针舌太高或太低、过里或过外。(调纱嘴)
(3) 针槽不干净或有异物,针槽太松或太紧导致织针不能正常工作。(清洁、修理针槽)
(4) 沉降片三角与三角相对位置不正确,退圈时,发生织针穿过旧线圈的现象。(调整沉降三角与织针三角的相对位置)
(5) 给纱张力过小或纱过硬张力大。(调整输线量或弯纱深度,纱线重新过蜡)卷布张力不均匀或太松。(调整卷布张力)
匿名回答于2023-10-08 11:42:56
匿名回答于2023-10-06 00:13:34
匿名回答于2023-10-06 00:13:42
1. 毛羽:在针织品的表面出现绒毛、短毛、刷毛等现象,通常是由于纱线的粗细不一或织造工艺不当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在织造之前要做好针板、针床、机械等的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织造过程中的机器状态良好;同时选择好质量的纱线,避免出现纤维断裂等问题。
2. 起球:针织品面料表面出现小球状物,通常是由于纱线的粗细不一或织造工艺不当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在织造之前要做好针板、针床、机械等的维护和清洁工作,确保织造过程中的机器状态良好;同时选择好质量的纱线,避免出现纤维断裂等问题。
3. 毛刺:针织品表面出现毛刺、毛粒等现象,通常是由于纱线的粗细不一或织造工艺不当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在织造之前要选择好质量的纱线,避免出现纤维断裂等问题;同时在织造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针板、针床、机械等的状态,避免出现卡针、钩针等问题。
4. 拉伸变形:针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变形、松弛等现象,通常是由于纱线的伸长性不一或织造工艺不当造成的。解决方法是在织造之前要选择好质量的纱线,避免出现纤维断裂等问题;同时在织造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针板、针床、机械等的状态,确保织造出的针织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
匿名回答于2023-10-06 00: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