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系统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每个系统具有一个特定的目的, 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这也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设计和分析一个系统时, 必须先弄清其目的, 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 有序的现实系统。

2、结构层次性【结构决定功能, 结构影响行为, 系统的行动由其结构决定】 : 系统的结构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要素) 组成, 并且各层次间有互相制约和影响。 结构性指系统中关键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模式, 系统内相互关联的要素是按一定的结构框架存在的。 如果你要改变或影响系统的行为, 最根本的办法是设计、 改造或顺应其结构。 系统结构通常是无形和隐含。 层次性: 指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之关联信息的传递路径是分层次的, 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层次上价值不同。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决定了系统的层次性, 复杂系统向内可以层层分解成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相对简单的系统向外相互连接成一级比一级复杂的系统。

3、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动态性是指系统的状态与结构随时间流逝而发生演化的趋势。 系统会从无序向有序发展, 又从有序向无序发展, 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有序状态。

4、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 并不断地与内外部环境进行物质、 能力和信息的交换。 系统在环境中保持和恢复原有特性能力, 系统可以调节自身以适应更大的系统。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改变, 系统必须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保持最优适应状态的系统, 才能发挥自身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否则是没有生命力的。 活系统是具体生物活力特质的系统。

5、开放与自组织性:开放性指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 并且与作为环境的其他系统进行着物质、 能量、 信息的交换。 封闭性系统的最终结局是死亡。 "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 自行从简单向复杂、 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 自组织性是系统的要素自发形成组织, 系统的涌现源自系统的自组织。

匿名回答于2023-10-08 15:18:40


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

(1) 集合性。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组成的,单个要素是不能构成系统,完全相同的要素,数量虽多亦不能构成系统。

(2) 相关性。系统内每一要素 (子系统)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这种要素 (子系统) 间的特定“关系”体现出了系统的整体性,要素相同而关联关系不同,系统表现的整体特性不一样。也正是这种“关系”,使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存在依赖于其他要素的存在,往往某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其他要素也随之变化,并引起系统变化。

(3) 目的性。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都具有明确目的,即系统表现出的某种特定功能。这种目的必须是系统的整体目的,不是构成系统要素或子系统的局部目的。通常情况下,一个系统可能有多重目的性。

(4) 层次性。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可能又分成许多子系统,而这个系统本身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是有层次的。如生命体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几个层次,企业有个人、班组、车间、厂部等几个层次。系统的结构,功能都是指的相应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而不能代表高层次和低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一般来说,层次越多其系统越复杂。

(5) 环境适应性。系统所具有的随外部环境变化相应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系统与环境要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受到环境的制约与限制,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功能及目的,系统必须在环境变化时,对自身功能作出相应调整,不致影响系统目的的实现。没有环境适应性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

(6) 动态性。首先,系统的活动是动态的,系统的一定功能和目的,是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实现的。因此,物质、能量、信息的有组织运动,构成了系统活动动态循环。其次,系统过程也是动态的,系统的生命周期所体现出的系统本身也处在孕育、产生、发展、衰退、消灭的变化过程中。

匿名回答于2023-09-18 11:09:24


(1)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表现为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目的,有秩序地排列而成的,系统的功效大于各要素的功效之和。

例如,管理过程是由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和领导、控制五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体,而不是这些职能的简单叠加。又如:医院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具有护理、医疗、后勤等组成部分,而医院系统的功效远不是护理医疗等子系统的功效之和。


(2)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中各要素和组成,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如医院作为一个系统,其护理子系统与医院的医疗、检验、后勤等其他的子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存在着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3)层次性:复杂的系统是有层次的,对某一系统来说它既是由一些子系统组合而同时又要作为一个子系统去参与更大的系统的组成。例如护理系统可以划分为护理子系统,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支持子系统,为护理服务提供各种有效的支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扩展子系统,通过开展科研、教学、培训,发展专业内涵,提高护理质量。上述各护理子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而护理系统又是医院系统的一系统。


(4)动态平衡性:系统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以维持动态平衡,并通过反馈动态平衡。凡是封闭的系统,都具有“消亡”的倾向,这一特性可以用一个科学“墒”(enfropy)来表示,在管理系统中的熵是指把宇宙间的物质和能量经过衰变到的最后状态。封闭的系统得到正熵的结果,开放的系统从外界环境接受输入,如些输入的能量和信息与系统本身消耗及输出的能量和信息一样多,甚至大于输入的和信息,则可能取得负熵的结果,该系统不会消亡,而是发展壮大。


(5)目的性:系统活动最终趋向于有序和稳定,这是因为有序方向正是系统的目标。任何一个系统都有明确的总目标,子系统为完成大系统的总目标而协调工作。而系统还有自己的分目标。


(6)环境适应性:所有的开放系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系统及其内各子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沟通。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会随之改变,以便适应环境,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匿名回答于2023-09-26 19:59:3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