蝀是形声字,虫为形,东为声,读作dōng。意思是〔螮蝀〕即「虹」。出自《诗经·鄘风·蝃蝀》:“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暮虹出现在东方,无人敢用手来指)”。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部】蝀 ·康熙笔画:14 ·部外笔画:8
《唐韵》德红切,音东。螮蝀,详螮字注。
又《韵会》覩动切,音董。《正韵》多贡切,音冻。义同。
匿名回答于2021-12-28 02:30:58
意思是〔螮蝀〕即「虹」。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暮虹出现在东方,无人敢用手来指)”。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蝀,衣服歌艸木之怪谓之。禽兽虫蝗之怪谓之蠥。怪者,异也。地反物为。
凡艸物之类谓之妖。妖犹夭胎。言尙微。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牙孽矣。及六畜,谓之旤。言其著也。
葢所传有不同矣。禽兽虫蝗之字皆得从虫。故蠥从虫。诸书多用孽。俗作。从虫。辥声。鱼列切。十五部。
匿名回答于2022-07-04 23: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