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的读音是bèi
部首:阝 结构:左右结构 笔画:7
笔顺:丨一一ノフフ丨
二、邶的基本释义:
邶,形声。字从邑,从北,北亦声。“北”指“(帝王)退居之方”(帝王上朝执政的地方在宫中靠南,退朝休息的地方在宫中靠北)。“北”与“邑”联合起来表示“退位帝王居住之邑”。
本义:退位帝王居住之邑。说明:周武王伐纣之后,商王室就退位了。这个退位的王室由纣子武庚代表。武庚被安置在“邶”。
匿名回答于2022-01-11 06:00:08
邶,拼音bèi,注音ㄅㄟˋ,左右结构,简体部首阝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7画。
【康熙字典】解释:《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詩·邶風·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左傳·襄二十八年》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廣韻》同鄁。
匿名回答于2022-01-11 09:14:19
古国名,本义是邶国,周代诸侯国之一周武王封殷纣王之子武庚于此,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代。
基本释义: 邶 bèi ㄅㄟˋ古国名 [Bei state]。约相当于今河南省淇县以北,汤阴县东南一带地方
(Bèi)〖名〗姓。
说文解字:“商邑者,谓邦畿。而求其故则本是商邑也。”
译文:旧时商朝的城邑,河内郡朝歌城以北的地方就是这座城。字形从“邑”,声“北”。
匿名回答于2022-06-30 1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