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10-12 20:54:51
一、核反应
1.核反应
核反应包括原子核的人工转化、核裂变、轻核的聚变(有时把衰变也称作核反应)。在1919年,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用 粒子(或 或 ……)轰击原子核使之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的发现(1919年): 卢瑟福
(2)中子的发现(1932年): 查德威克
3.核反应的规律:
(1)在核反应过程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
(2)核反应前后存在质量亏损。
质量亏损:核反应前的原子核的总质量减去核反应后的原子核的总质量的差叫做质量亏损,用Δm表示。
注意:(1)虽然质量数守恒,但反应前的原子核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的原子核的总质量并不守恒.而反应前后的物质的总质量是守恒的。
(2)对于质量亏损,切不能误认为是这部分质量转变成了能量,只是质量的减少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二、核能
1.核能: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说明:10核能与原子核的变化相联系,只有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才叫做核能。
20核能非常巨大,属于非常规能源。
30核能与原子能是两回事(原子能是原子中电子的动能和原子核与电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势能的总和)
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指出,物体的能量(E)和质量(m)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或写成 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
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可以求核能。
匿名回答于2023-10-10 09:38:42
2. 核反应的能量:核反应能够释放出高能量,这是因为核反应中质量差异所导致的能量释放。
3. 核反应的类型:核反应分为裂变和合成两种类型,裂变是指重核的分裂,合成是指轻核的合成。
4. 核反应的条件:核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温度、密度、能量等。
5. 核反应的反应方程式:核反应可以用反应方程式表示。
6. 核能的概念:核能是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也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7. 核能的应用:核能在发电、医疗、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8. 核反应堆的基本构造:核反应堆包括反应堆芯、冷却剂、控制棒、反应堆容器等部分。
9. 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核反应堆通过控制反应堆芯中的核反应,释放核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10. 核辐射的概念: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会产生辐射,包括α、β、γ射线。
11. 核辐射的危害:核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如辐射疾病、癌症等。
12. 核辐射的防护措施:防护措施包括远离辐射源、穿戴防护衣、使用防护设备等。
匿名回答于2023-10-10 09: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