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3-08 20:12:15
1936至1938年苏俄主要事件是“大清洗”:如,1936年8月,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都是十月革命时期的领导人)等人作为“托派”被控通敌谋反,被处决同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俄国支持政府军,向其提供援助1936年12月5日,同过“民主新宪法”,“苏维埃联盟”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哈萨克、吉尔吉斯,11个加盟共和国
1937年,本年的大清洗继续扩大,扩展到整个政府和军队、外交人员。任命政治委员监督军队司令员。6月,图哈切夫元帅等多名将领被处决1938年3月,布哈林、李可夫等著名布尔什维克被处决1938年8月-11月,俄军在“伪满洲国”边界与日军冲突(诺门坎事件)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03:26:15
肃反运动对苏联创造的创伤,几乎是无法弥补的。
在这次清党、大清洗的运动中,苏联青、老一代的社会精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范围之广,令人咂舌。
这次运动的覆盖面很广,设计到政界、军队等,在此期间,苏联特务在境内活动频繁,由叶若夫领导的特务机构,几乎是明朝时期“锦衣卫”的翻版,而其本人,也几乎是中国唐朝来俊臣的再现。在大量地使用私刑和特务手段的情况下,导致苏联数以万计的无辜人士被陷害,逮捕,入狱。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03:19:23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的形成。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03:21:52
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或译为“大整肃”、“大肃反”,现今在俄罗斯多被称为“大恐怖”时期,或称“叶若夫时期”(,是指1935年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
匿名回答于2021-10-01 0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