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个德字,可理解为提出标准概念后,针对某一群体(部落、民族、国家)内的每一个人,必顺达到的最低要求…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01:27:44
1,“上德“指的是“天道“的规律,“下德“指的是与“天道“对应的“人间“善恶的德行规则。为什么老子要把天,人对应讨论?因为老子把“道,天,地,人“称为宇宙“四大之一“。离开了“人“,一切探索有什么意义呢?
2,“上德“为什么“无德“?因为“天道不仁“,苍海桑田,何德可言?然而天道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铁律,我行我素,这不正是天道独有的“德行“吗?故之“是以有德“!
3,“下德不失德“,此处不但指人的行为不但不可违“天规“,否则会遭天道的报应,故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德行的标准也受历史,族群,信仰,风俗等等的制约。于是人们的“德行“不像“天德“那样独立而存的。故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4,上述原文的一段话,揭示了天道的不可违,出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出路是包容共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与价值观,往往体现在它在历史和现实社会的“有用“与“无用“这种层面上。故为今用,体现了其“死而不亡者寿“!
2O19,9,3
匿名回答于2019-06-02 20: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