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成为殿试的主要场所?

殿试在皇宫里举行。清代殿试的地点起初是在太和殿,乾隆以后都在保和殿举行。清朝初年,皇帝不仅亲自拟定试题,还亲自评判所有的殿试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

匿名回答于2023-10-13 17:55:04


明清的科举考试殿试的地点是放在北京的皇宫所在的保和殿,而不是把它放在会试所在的贡院。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所以把它放在皇帝所在的皇宫里的保和殿举行。虽说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但皇帝并不亲临保和殿,只是在保和殿虚设御座。

匿名回答于2023-09-28 00:42:23


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最后一级考试,古代读书人要真正获得进士名位,必须参加终极考试——殿试。

殿试的时间北宋时一般于三月举行;南宋中期改为四月,后期又延至五月。元代殿试为会试之后的三月七日。明初定为三月初一日;宪宗成化八年(1472)后,改为三月十五日。清初殿试为四月初一日;至乾隆十年(1745),改为四月二十六日;乾隆二十六年,又改为四月二十一日,遂为定制。

殿试的场所北宋前期殿试在讲武殿(太宗后改名为崇政殿)举行,神宗后改为集英殿。元代殿试在翰林国史院。明初殿试在奉天殿;迁都北京之后,改为皇极殿。清初殿试在天安门外;顺治十五年(1658)改在太和殿前丹墀之上,如遇风雨,则移于太和殿东西两庑;乾隆五十四年(1789)改在保和殿内,遂为定制。

雍正元年(1723)十月,考生来到紫禁城参加考试,适逢天气寒冷无比,皇帝特许考生到太和殿内两旁进行考试,并谕令宫内的总管太监在考场里多摆放火炉,保证殿内温暖。这就是在殿内考试的开端。

乾隆五十四年(1789),皇帝谕令考生以后就在保和殿内参加考试,同时允许考生自带考具,之后在保和殿内考试便成为定制。保和殿不仅是殿试的场所,也是元旦等节日皇帝宴请亲王、藩属的地方。

殿试进士如何称呼明清殿试合格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殿试进士前三人,宋代即称之为状元、榜眼、探花,但直至南宋末年,仍有称殿试前三名均为“状元”者。明代以后,才正式规定殿试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合格之后,还要举行唱名、谢恩、赐宴、谒先圣先师、立题名碑、编登科录等一系列活动,极为荣耀。

匿名回答于2023-09-28 00:53:3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