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古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地方考试,合格者被推举参加上级考试,因而被称作“举人”)、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持的考试,也叫省试,合格者“贡士于天子”,意思是将优秀的人材贡献给皇帝,因而被称作“贡士”)、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取为“进士”)。
以上考试一般为三年期。其间,遇有急需人才的情况,皇帝就会下令将社会上一些优异的人才特别召来面试,合格者直接任职,不需要“出身”。因为这种情况属于“皇帝直接召来面试”的,因此称为“召试”
匿名回答于2023-10-13 17: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