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为什么说四十不惑?

因为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基本上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面已经经历了人世间的很多酸甜苦辣,已经不再像年轻的时候对这个社会充满迷惑和未知。对待任何事情已经不再感到不理解,已经学会了接受。所以叫四十不惑。

匿名回答于2020-11-25 00:37:44


因为一个人到了40岁,毕竟经历了很多,就有自己的判断力,也不迷惑了

对自己也能悟出很多东西对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把握

匿名回答于2020-11-25 00:38:37


四十岁,是一个日影西斜的年龄,也是一个洞明世事、了悟自身的年龄。四十岁的陶渊明弃官归隐,说出了“今是而昨非”的名句。男人年过四十以后,其观念变化归纳有十大不惑。

第一个不惑,是突然意识到行政事务的烦琐,自己是一个小人物。

第二个不惑,是雄心万丈消退之后,突然恋起家来。

第三个不惑,是包容一切,或者说“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四个不惑,是明白了世界是残缺的,美是残缺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圆满。

第五个不惑,是不在盲目迷信权威,明白人跟人差不多,许多“势”是做出来的。

第六个不惑,是明白了人类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文明大厦,还有许多有懈可击的地方。

第七个不惑,叫“敢言”,或者叫“童言无忌”,总觉得人应当说真话。

第八个不惑,叫“承认一切都有定数”,释然地对待许多事情。

第九个不惑,是打破了对异性的神秘感和膜拜心理,明白了完美的理想的人是没有的。

第十个不惑,是“念旧”,怀念那些旧人、旧事和曾经给你帮助的朋友。

当然,最大的不惑是明白了要抓紧时间做事了,因为时间于自己已经不多了。

匿名回答于2021-10-14 16:08:37


不惑之年出自孔子的自我报告《论语·为政》,意思是到了四十岁,做事考虑周到了,就不会感到迷惑了。对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这句话,历代大儒传统解释是这样的:立就是做事合于礼,做事能够考虑周到了,但是这时候还有迷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迷惑。

匿名回答于2022-02-20 18:36:4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