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什么?

观音菩萨(或称观音大士),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这句古今流传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中国民众崇敬供奉观世音菩萨的盛况,以及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民间的深远影响。印度的菩萨和中国民众结缘最深的,莫过于观音,中国民众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佛教神祇之上。直到今天,观音菩萨依然深受广大民众的虔信和膜拜,继续展示其神奇的魅力。

观音,全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观音声”等,别称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观世音”意思就是,世间一切遇难众生只要一心称念该菩萨名号,菩萨就会及时观其音声而前来相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众生遇到种种灾难苦恼,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菩萨就寻声解救。声音不用听而是去“观”,此属于佛家所说的“六根互用”。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3]“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耳根能听音,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一般凡人,各根各司其职。但佛家神通妙用,六根却可以互用,即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替代其他诸根的作用。释迦牟尼佛在六根互用上就达到了极高极圆满的境界。《涅盘经》称:“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拯救一切苦难众生,故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大悲”,沿用至今。“观音”又名“观自在”,见唐玄奘所译《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9]”“观自在”的含义,一是表示具有大智慧,能够完全“自在”地洞察世界,达到事理无碍的境界;二是表示大慈悲,观音菩萨能够应机赴感、寻声救苦,从心所欲,无所不能,了无障碍。在民间,将菩萨和众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观世音”(或“观音”)菩萨最为流行。

匿名回答于2023-10-17 04:44:42


1、观音:公元185年,后汉支曜译《成具光明定意经》,为最早译出“观音”。

2、闚音:公元223年,三国东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为最早译出“闚音”。

3、观世音:公元252年,三国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郁伽长者所问经》,为最早译出“观世音”。

4、光世音:公元286年,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本,为最早译出“光世音”。

5、现音声:公元291年,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为最早译出“现音声”。

6、观世自在:公元508年,后魏菩提流支译《法华经论》,为最早译出“观世自在”。

7、观自在:公元663年,唐代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最早译出“观自在”。

8、正法明王如来:即观音菩萨为过去佛的圣号,见于《大悲心陀罗尼经》。

9、遍出一切光明功德王佛:即在《悲华经》中提到观音菩萨未来成佛的名号。

10、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即在《观世音菩萨授记经》中观音菩萨未来成佛的名号。

11、大悲圣者:即在《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显示观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

12、施无畏者:见于《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象征观音菩萨具有救脱免难的威神功德。

13、圆通大士:在《楞严经》记载观音菩萨修持耳根圆通法门,能听到一切众生的声音,并因应脱离一切苦难的众生祈求,以种种方便力救度众生,而证得耳根圆通得名。

14、大慈大悲主:出现于观音仪轨。

15、南海大士:中国佛教徒以观音菩萨居住南海普陀山,故称之。

16、慈航大士:观音菩萨能救海上的危难,苦海常作度人舟,故称之。

17、千手千眼:于《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记载:大悲观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复燃,作世间父母,能施众生愿。千,代表无量、圆满之义。千手象征此观音菩萨大悲利他之方便无量广大,千眼象征应物化导时观察机根之智圆满无碍。

18、普门:观音菩萨依圆通妙力,能示现种种形象救度众生,故称之。

匿名回答于2023-10-12 06:53:5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