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10-21 08:38:25
2.第二阶段, 1811年至1914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新的生产交通工具的发明对钢材需求量急速增加,直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式炼钢法也纷纷问世。19世纪初搅炼法(Puddel-Verfahren)[i][1]被引入德国,,开启了德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序幕。
3.第三阶段,1914年至1945年。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其钢铁工业也进入了垄断扩张阶段,经济垄断与政治独裁相结合及钢铁工业的全面军事化成为这一时期德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两大特点。
4.第四阶段,二战后至今。二战后期盟军对德国本土的钢铁工业基地鲁尔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基础设施损毁率高达80%以上,战后初期德国钢铁工业生产能力已不足战前的20%。随着德国分裂,东部地区的部分产钢设备被搬迁到前苏联地区,西部地区则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开始复苏。
匿名回答于2023-10-10 08:13:48
18世纪末,英国工程师亨利·博斯沃思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称为博斯沃思法。这种方法利用了煤炭和高炉技术,使得钢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19世纪初,法国工程师彼得·亨利·贝塞梅尔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称为贝塞梅尔法。这种方法利用了高炉和氧气,使得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世纪初,德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希·克鲁普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钢方法,称为克鲁普-卡尔门法。这种方法利用了电弧炉和高温熔炼技术,使得钢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后,欧洲的炼钢技术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炼钢方法和技术,如LD法、RH法、VOD法等。
总的来说,欧洲炼钢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从手工锻造和炼铁炉到博斯沃思法、贝塞梅尔法、克鲁普-卡尔门法等现代化炼钢方法的演变过程。这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不仅推动了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对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3-10-19 17:51:32
匿名回答于2023-10-19 17:51:33
匿名回答于2023-10-19 17: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