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10-22 23:21:11
原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嘉宾畅饮乐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嘉宾心中乐陶陶。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周代国君宴请群臣和诸侯宾客时乐队助兴的唱词。唱词共有三段,因为第二段与我们介绍的内容(乐器、音乐)无关,故未予摘录。唱词除了为我们提供了周代君主欢宴廷臣和诸侯时的盛大场面,周代君王用周王室的礼仪制度教化天下、规范人心、收买人心的场景氛围外。
还告诉读者,弦索乐器、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在周代就已非常盛行了。两首诗的前两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芩)”是一种写作手法,用以引出诗的主旨。“呦呦”,和顺的意思。诗用鹿吃草时呼唤同伴来引出君主邀请廷臣和诸候的事。
匿名回答于2023-10-11 1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