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水灾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大水冲垮了大运河,漕运不得不改道海上。依靠漕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加上晚清时期的各种苛捐杂税,进入土地相对辽阔,人烟相对稀少的关外地区,成了当时破产农民的一个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
匿名回答于2023-10-27 14:53:00
闯关东发生在1900年前后,清朝末年间的十九世纪,由于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禁关,所以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也就是当时的闯关东。山东各地及河北等地的人为贫困求吃饱饭以及其他原因开始闯关东。在当时东北地区人少地广,黑土地种粮收成好,号称关东粮苍之说。闯关东的人们主要为了生计种粮种药等农作物。闯关东的人以生计以外还有一些内地犯了事的也为了讨生选择了闯关东。距今闯关东历史悠久,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匿名回答于2023-10-19 21:11:43
闯关东是从19世纪开始的。
从明清到民国期间,以山东、直隶为主的关内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关东,此为“闯关东”来历。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和河北人居多,多数是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而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从内地到关东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不是飘洋过海,就是跋山涉水。他们钻山林、涉河流、挨饥饿、斗野兽、避土匪,突破重重险阻,最终来到关东大地上为了生存而谋生。
匿名回答于2023-10-14 06: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