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文笔,各有千秋,但做到有文采第一点要求就是语句通顺,整文流畅。唐诗宋词为什么流传至今,仍旧朗朗上口?主要原因一个是语句顺畅,另外一个才是意境。一篇文章读起来磕磕绊绊,除了让人感觉心情烦躁之外,实在看不出任何好处来,这也是很多国外名著翻译过来,却前言不搭后语,无法得到读者认可的主要原因。所以语句顺畅是文采的第一要素!
有些人文章的写法一直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喜欢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砌,不管是否词不达意,反正先用上再说,给人的感觉像是说中文夹杂着外语,让人不明所以。华丽的文章固然好,如《滕王阁序》,但更多流传下来的名著却是白话文居多,如”四大名著”。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都会读老百姓听,听不懂会再改,直到老百姓听懂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最为通俗易懂,但质量却属上乘。李白的诗如果大家都听不懂,那也不会流传至今。另外一点好文章必须简洁,并且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如武术大家,点到为止,啰啰嗦嗦,一个观点翻来覆去,那更算不得好文章,作者文采也可想而知。用词准确就是把合适的词用在合适的语句里,要有“推敲”才可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所以有文采的第二点就是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
许多人写文章不过心,没有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也有高手,那叫文秘,我认为那也叫有文采,但受众范围太小,老百姓是看不到的。好文章必须过心,让人看到身临其境,随着作者的文笔或悲伤,或喜悦。这才是有文采的高境界,当然,这也是一个称之为“作家”的标准!
匿名回答于2023-10-28 17: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