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人物描写不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果断决绝,可以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使二人间的爱情更加荡气回环,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性格较为稳重,反抗性也较杜丽娘弱。
最后,语言风格不同,《西厢记》有较浓厚的民间基础,语言泼辣幽默,而《牡丹亭》诗卷气息更浓,加之有较多的唱词,更具有音乐性。
匿名回答于2023-10-28 19:28:41
匿名回答于2023-10-25 13:31:09
作为产生于不同时代的作品,主人公的言行必然会反映出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创造倾向。
(1)杜丽娘所受束缚比崔莺莺更为严厉。从产生《西厢记》的元初到晚明,时间虽过了三百年,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更加厉害,妇女们的斗争更加艰苦。
(2)杜丽娘的抗争较崔莺莺更为艰苦、更为坚决。
崔莺莺的胜利离不开红娘的大力帮助,可以说,没有热心助人的红娘,就没有这对青年男女的幸福爱情。
杜丽娘的爱情是靠她个人“梦而死”、“死而生”的斗争获得的,她身边的丫环春香在剧中多半是推动情节发展,但作用绝比不上《西厢记》里的红娘。
(3)杜丽娘的性格较崔莺莺大胆、执著。
在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中,崔莺莺的谨慎、矜持、软弱是很明显的,没有红娘的牵线,她可能不会有胆量与张生私定终身。
而杜丽娘在无法实现美好愿望的时候,即使相思而亡,也要执著追求心上人。
(二) 相同点
(1)二者生长环境相似。崔莺莺是相国之女,杜丽娘是太守的独生女儿,家庭
教育
和贵族身份都使她们闭锁在闺中,其母是她们的约束者,她们所受的束缚正是整个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
(2)二者性格有相似之处。作为大家小姐,她们都是幽静、深沉、知书达礼、容貌美丽的少女,都有青春的苦闷,都有对爱情的向往,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都有反抗的精神。
(3)经历的结果相同。崔莺莺终于等得张生取得了功名,二人团聚;杜丽娘也化为鬼魂陪伴柳梦梅金榜题名,还魂成亲。
匿名回答于2023-10-25 13:31:18
2. 都以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题,描写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
3. 都以戏曲形式表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 风格不同:《西厢记》以浪漫、温馨、柔美的风格为主,而《牡丹亭》则更加注重意境、氛围和审美效果。
5. 作者不同:《西厢记》的作者是王实甫
匿名回答于2023-10-25 1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