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简述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情节?

就在不久前又把《红楼梦》翻开了来看,刚好就看到宝玉,黛玉共读西厢那一回,书中这样写:

“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我向来喜欢读书中人物推荐的书,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人物,总是爱屋及乌的。而且看林黛玉也不过一顿饭工夫就读完了。心想书既不长,读一读也无妨。第二天就去图书馆找了来读。

当时只想着要读一读这本“好书”,没太注意书的版本。只记得那是一本棕黄色封面的书,太老也太旧了,看起来很有年代感,就拿起来看了。看了一个下午也才看了一半。

后来才知道,这是别人校注的版本,所以篇幅较原著略长一些,为了让读者明白,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书中的句子是太“古老”了,有些字词的古今意义不一样。现在人读来不免有一些生涩。

虽然也有一些鲜艳的句子。如开篇:

“ 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

最好的莫过于其中“花落水流红”之句,《红楼梦》中也引用了该句,它说

“落红成阵

花落水流红

流水落花春去也

水流花谢两无情”

这是最美丽的哀伤。花落水流红,花总是要落的,水总是要走的,美丽的东西,总是很难留住。

再有写普救寺之句:

“ 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 ”

庙宇辉煌之如此,过者莫不瞻仰。

写莺莺的美貌:

“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

又有

“ 今日多情人一见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儿里早痒、痒。迤逗得肠荒,断送得眼乱,引惹得心忙 ”

“ 若共他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

好一个“肠荒”、“眼乱”、“心忙”,难怪《红楼梦》中称此为淫词艳曲,原来是从此处来的。

另外还有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 ”

之类的句子,都是一些美好空洞的句子,喜爱华丽辞藻的,或许会尤其偏爱这本书。

写张生求而不得,心情惆怅:

“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马心猿? ”

还有现成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没忘掉你的容颜,用《西厢记》中的话说就是:

“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

文中多的是漂亮句子,如

“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

“ 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

此类句子俯拾皆是,随意翻开一页,那句子也是美丽的沁入人心。

当初若不是因为这华美的词句,我是决计读不下去的。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论剧情来说是老套的,不过就是年轻男女追求爱情,反抗封建家长的故事。这样的剧情,在今天是过时的,无法太多的关注,毕竟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天的人相互理解尚且困难,不要说去理解百年之前故事中的人物了,更何况隔了百年的时光,倘若要说理解,那也是蒙了灰尘的。


文章来自公众号《爱张》

匿名回答于2023-10-28 19:44:22


宝黛共读西厢 正当三月中,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看.碰上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来了.宝玉放下书,帮林来收拾花。黛玉问"什么书?"宝玉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着要看,宝玉开始不许,后递给了林.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 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 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 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め枪头.'"宝玉听了,笑道:“ 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

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匿名回答于2023-10-02 01:08:4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