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防疫员补助每年并不固定。主要根据当地畜禽饲养量,测算出当地经费补助需求数,然后安排财政资金。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实行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各地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年补助可达3100元,并要求地方配套后,总补助金额不低于7200元。
匿名回答于2023-10-29 07:51:39
1、补助对象。县级畜牧兽医部门选聘的村级动物防疫员。
2、补助标准。补助经费由各级财政共同承担,补助标准为人均每年不低于1200元。其中,对30个欠发达县、沂蒙革命老区县和菏泽市牡丹区的村级动物防疫员,省以上财政人均每年补助1200元,其他地区根据村级动物防疫员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予以适当补助。
3、资金使用。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村级动物防疫员承担以下防疫任务的劳务补贴:按照免疫操作规程,实施防疫责任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注射;加施动物标识、建立防疫责任区内动物免疫档案;对饲养的动物数量、种类、进出栏时间、疫病发生、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备案;防疫责任区内动物疫情观察和报告工作;协助开展环境卫生消毒、产地检疫、动物饲养场(户)监管、监测采样、疫情调查和扑灭等任务。
4、资金发放。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或乡镇兽医站的统一组织下,签订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根据责任书要求履行动物防疫职责,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认真填写防疫记录等。每半年,县级畜牧兽医部门根据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开展绩效考核,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将绩效考核结果及补助资金额度在乡镇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县级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银行卡(折)、发放现金等方式将补助资金及时规范地落实到村级防疫员手中。
匿名回答于2023-10-14 1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