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加与减在古文中的表达?

增加: 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益,精益求精. 减少: 损。

本义:减少。

《说文》:减也。

《孟子·滕文公下》:“请损之,月攘一鸡。

匿名回答于2023-10-29 11:07:24



较之现代汉语,古汉语里的加减乘除有其独特的表示方法.弄清这些方法,对准确把握文意是很有裨益的.一,加法加法的表示法很简单,通常是在两数之间加"有"(读 yòu,通"又")把"有"前后两数相加,便是它们之和.格式为:数+有+数.例如读音:jiā

①<动>浮夸;夸大其辞。《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动>加上;加于。《鸿门宴》:“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③<动>施加;施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谋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动>施予;给予。《唐雎不辱使命》:“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⑤<动>增加;增益。《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⑥<形>厉害;更厉害。《<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⑦<名>益处;好处。《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

⑧<动>凌驾;欺凌。《论语.公治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⑨<动>超过;胜过。《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⑩<动>加以;予以。《过小孤山大孤山》:“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

⑾<副>更;更加。《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⑿<动>通“嘉”,嘉赏。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匿名回答于2023-10-18 10:21:4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