朿[ cì ] ,部首: 木,笔画: 6
基本解释:古同“刺”
巜说文解字》:"朿,木芒也。象形。 "。草木尖锐的所在是朿之范式。
本义: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位。同"刺"。 ("刺"行,而朿用作偏旁)
衍义:又用作姓。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七赐切,音刺。《说文》木芒也。徐锴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义同。按《说文》朿自为部,枣、棘字从之,今误入。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00:01:19
部 首:木
笔 画:6
繁 体:朿
五 笔:GMII
注 音:ㄘˋ
五行:火
UniCode:U+673F
四角号码:50902
仓颉:DB
GBK编码:9663
汉字结构:独体结构
造字法:木
笔顺名称:横、竖、横折钩、竖、撇、捺。
基本释义
古同刺。
详细释义
名词:木芒,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位。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00: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