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2-01 07:56:27
匿名回答于2021-02-01 07:56:44
7月15日,周总理向蒋提交了国共合作宣言,郑重声明,愿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随时准备奔赴前线抗日。
结果,没几个月下来,国民军在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节节败退,甚至出现了士兵用枪挑着抢来的鸡鸭食物、包裹,官人坐着轿子,赶着牲畜慌不择路跑路的情景。
而纪律严明的八路军斗志昂扬地迎敌而上,最终不负众望在入晋不久之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血战后的长沟里,日军尸横遍野,举目四望,被遗弃的武器遍地皆是,文件、地图散落一地,以及各种各样的食品罐头、粮食、饼干、香烟……还有日军的汽车等崭新交通运输工具上百余辆。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八路军不懂驾驶日军汽车,最后只能放火将其烧毁。
一位曾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的战士回忆道:
山沟里尽是被击溃的鬼子汽车、大车,被烧毁的车子还冒着浓烟,车上以及车轮下面尽是鬼子的尸体,从姿势来看,有些显然是没有来得及逃跑便被击毙了……各种丑态皆有。
公路上的大车上载满了各类枪支弹药、装具、水壶、背包以及小鬼子的黄呢军服。大大小小的鬼子军旗,各种材质做成的,什么布的、绸的、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鬼子的各种文件像给日本送葬的纸钱一样,随风飘落。
然而,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并非易事。
原因为何?
第一,我军面对的是一支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主力师团。
第二,平型关战役的地理位置特殊,地形险峻,狭窄谷道、陡峭如削,在此战斗,我军做好了最坏、最艰苦的准备。
(战前侦查战地)
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理想的伏击歼敌的战场,因为我军在地势上占有绝大的优势,我军在暗处,敌军在明处,且平型关地形险峻,不利于敌军大车的前进。
当晚,我军部队进行了隐蔽集结,开始投入战斗准备。然而,天公不作美,转瞬间,电闪雷鸣,天空下起了暴雨,山沟伸手不见五指,完全分不清前方是路还是河。雨水不停下,谷道很快涨起来了水,深深浅浅的水道,足于让人陷进去。
士兵们没有雨具,也没有任何的防寒装备,只能冒雨前进。雨水顺着头顶,从头到胸、腰部、背、脚往下渗流。当时的晋东北山区,已经是深秋,尤其是到了夜里,更是寒气逼人。泡在雨水中的战士,可想而知有多寒冷。
到了黄土路上,被雨水浇灌的黄土早已变得泥泞不堪,脚踩进去仿佛是踩进了泥潭,又黏又滑,费力的同时,还让战士们连接摔跤。
有些人脚踩到泥潭里后,草鞋就陷了进去,战士伸手四处摸,最后没有找到的只好忍着疼痛,选择光脚继续前行。
由于暴雨倾盆,战士们只能将枪支弹药挂在脖子上。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身上,加上长时间负重行走,在激流中淌水前进,又缺乏防寒保暖装备,战士们双脚早已冻得麻木,嘴巴牙齿因为发抖而碰得咯咯做响。不过,尽管条件恶劣,战士们早已将疼痛、疲惫忘却,一心想着早日消灭鬼子。
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之前,一位当地的地主听说八路军要北上打鬼子,还特意宴请部队吃上一顿丰富的晚饭。临走之前,还说了一番鼓励人心的话,什么祝部队“旗开得胜”、早日凯旋归来。
结果,一些战士并不知道“旗开得胜”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些战士年纪并不大,且没怎么读过书,文化水平并不高。最后,经过一番解释,战士们才了解这成语的意思。
不过,自古就说“英雄不问出处”,战士们因为没有条件,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却是炽热的。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战士们不畏艰险,不畏牺牲勇敢地冲在冲在前线。
面对八路军的勇猛顽强的战斗,日军为之胆寒,不管冒险前进,只是作消极防守。最终,战士们在指挥下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斗。
老百姓听闻八路军将鬼子击溃了,都高兴不已地跑来帮忙收拾和搬运战利品。
而这场战役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军取得的首个大胜利。它大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挫败了日军的狂妄的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匿名回答于2021-02-01 07:44:27
918事变以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剧。而后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七七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剧。1936年双12事变发生后,中国逐渐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七年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七年七七事变的爆发,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直到之后。蒋介石被迫发表庐山谈话,宣布战争全面爆发,37年7月北平失陷而后天津失陷,日军开始全面对中国的进攻,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改变为由东向西,避免长驱直入。尽最大可能利用国内的地形优势与日军作战,在东部长期开战。而北方的日均却仍然长驱直入。大军南下,中共现在开始统一抗日。1937年8月22日,国民党改编红军为第八路军,随后红军抗日之后太原会战打响,直到这时,和晋绥军密切配合。最终在平型关以绝对的地形优势和心理素质,弥补了武器装备是训练素质上的代差劣势,最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匿名回答于2021-02-01 07:52:44
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伏击日军辎重队,取得平型关大捷,以损失900多人的代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匿名回答于2021-02-01 07: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