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2.新安吏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匿名回答于2023-11-06 14:31:02
1. 一夜征人尽朔城,千里烽火灭无声。——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诗描绘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军队奋起抵抗的场景,表现了战火纷飞、兵临城下的惨烈局面。
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这句诗则表达了对于安史之乱的反感和愤怒,希望有英雄将领能够挺身而出,驱逐入侵的胡人,保卫祖国的疆土和安宁。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29:45
它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和其它五首一样,都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根据他的所闻所见所经历写成的。这六首诗,都是人民的悲剧、人民的血泪史,这是显而易见的。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29:48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29:49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描绘了国家衰败、山河破碎、草木荒凉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29:49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这首诗讲述了在“安史之乱”中,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时,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故事。字里行间渲染了战争残酷的场面,以及百姓盼官军收复河山的迫切心情。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匿名回答于2023-11-03 02: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