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耕时期人们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靠天吃饭,也就只能是寄希望于上天,通过祈祷来求得风调雨顺,而且,从“以洽百礼”可以看出,这种祭祀活动是每年都有的,而且都准备地很充分,农收时期祭祀祖先是一种常祀。
匿名回答于2023-11-08 02:26:06
“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的颂诗几乎都是祭祀诗,大小雅中也有一部分用于祭祀的诗。人类初期,生产力低下,尚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界的生成演变,以为万物有灵,灵魂不死,认为万事万物之中都有神灵在控制着,甚至夸大了歌乐、舞蹈及丰盛祭品的功用,认为它们也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感动神灵的赐福,于是衍生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商人是唯天为尊,周人则更重视对祖先的祭奠祈祷。周朝以农业经济为主,祭祀多是通过歌颂赞美祖先的功德以求祖先神灵赐福禳灾,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诗经》祭祀诗便与周民族史诗、农事诗产生交叉。
匿名回答于2023-10-24 20: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