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世界上最贪婪的五大神兽?

第五位:混沌

混沌又习惯被称之为“混敦”,形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家犬,和鳖也有点类似,不过混沌虽然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两只耳朵也只是起到一个摆设的作用。据《山海经》记载:“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不过,据说混沌是昔帝鸿氏的儿子所化,也是一个酋长,掩义隐贼, 好行凶慝,故被称之为“混沌”。不过也有人说混沌是传说中的三苗族首领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总之属于一种是非不分,为非作恶的神兽。

第四位:穷奇

穷奇则又更具有凶残性,据《山海经》描述:“北有恶首,名曰穷奇,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善蛊惑人心,喜制造战争,而厌食死人”。

穷奇长得像老虎,据说他能听懂人话,如果听到争吵就会主动前去吃掉有理的一方,听说有人忠诚信义就会咬人的鼻子,如果听说有人凶神恶煞且蛮横不讲道理,反而主动前去赠送自己咬死的猎物。因此,很多人都不怎么喜欢穷奇,只因为穷奇是一个欺善怕恶,黑白不分的势利小人。

第三位:饕餮

饕餮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恶兽”,据《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饕餮身如牛,人面兽心,目在腋下,以人为食”。饕餮特别喜欢觅食,有点类似于草原上野狼的习性,其形象多被用在周鼎之上,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发掘出来的古代通鼎陶器上有“饕餮”图像的原因。

“饕餮”在,《左传》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那些“贪财贪食且不仁不义之流”,据说,饕餮是上古时期蚩尤和炎黄大战之后,皇帝斩下的蚩尤身首异处的而产生的怨气所化,具有一种能够吞噬世间万物的能力。不过,如今人们对饕餮的概念有了一丝转变,多指一场别开生面的“豪华盛宴。

第二位:梼杌

《神异经》记载,梼杌其状像老虎,但比老虎的体型大的很多,身上皮毛长达二尺,人面虎足,长了一口猪牙,尾巴长度多达一丈八尺左右。

据史料《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这个不可教训的恶人死后,最终演化成了上古著名的神兽,后来就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穷凶极恶”之徒,以及只知道贪污腐化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

第一位:魑魅

据史料《左传》记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分别为混沌、穷奇、梼杌、饕餮,投诸于四裔,以御魑魅”。因此,可以得知集合混沌、穷奇、梼杌以及饕餮四大凶神的力量,才勉强可以抗衡魑魅,足见魑魅凶残程度。

匿名回答于2023-11-08 11:21:12


世界上最贪婪的神兽是饕餮。

饕餮不仅食量大,而且力大无穷,刀枪不入还颇有智慧,知道如何绕过敌人防线。传说他是上古神兽,是龙的第五个儿子衍生而来,在中国古代饕餮是贪婪、暴食的象征。人们都喜欢用饕鬄来形容那些贪婪、暴食的人。

可见饕餮确实是世界上最贪婪的神兽。

匿名回答于2023-10-24 00:00:36


在上古神话中,有许多神通广大的神兽。论战斗力,它们能敌千军万马,论法力,它们能与天帝抗衡。就算论能吃,它们也是佼佼者。在上古神兽中,以吃出名的饕餮只能排在第五位,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第五位:饕餮

饕餮是谁的儿子,一直是历史上争执不停的问题。大部分人都认为饕餮是龙的第五子,其实根据《史记》记载,饕餮的父亲应该是上古黄帝。黄帝一生英名,几个儿子都是出了名的天神,唯独饕餮是个例外。它贪婪好吃,能把最富饶的土地吃到一片荒芜,比蝗虫还可怕。因此人们把它与混沌、梼杌、穷奇并称为上古四大凶兽。我们常见到的饕餮一般都只有头,没有身子,相传就是因为它太贪吃,连自己都没有放过,吃得只剩下头。

第四位:神犼

神犼是海中神兽,看上去像大型犬,但背上却和龙一样长有鳞片。相传天地间最早的一只神犼是由共工的额骨幻化而出,因此它鸷猛异常,口能喷火。神犼喜欢以龙为食,因此在上古时,总能看到神犼与几条龙对战的情景。就算遇到一对五的情况,神犼也不会慌张,最终它总能将所有龙吞到肚中。

第三位:大鹏

神犼虽然能吃,但一次只能吃下五条龙,大鹏就不一样了。每天需要吃五百条龙外加一个龙王,才算正好。因为大鹏总在海上居住,那片的龙族都被吃完。虽然龙族很恼火大鹏,但却不敢正面与它对抗。除了大鹏本身十分厉害之外,它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如来的舅舅。

第二位:相柳

根据《山海经》记载,相柳是共工手下的一员大将。它属于杂食神兽,不但吃人,还吃土。相柳巨大无比,还有9个蛇头,因此可以同时张开9张嘴,吞下9座山。最可怕的还数相柳的口水,落到活物身上,活物会立刻腐化,落到肥沃土壤中,土壤会直接变成沼泽。黄帝因此派人斩杀了它,但那些地却无法复原,只能修盖成高台,镇压四方妖兽。

第一位:天狗

天狗也出自《山海经》,外形看上去像长着白色脑袋的小狐狸,属于吉兽,能御凶。当年嫦娥吞药奔向月宫时,天狗就一口吞下了她和月亮。还好西王母及时为天狗封了神职,它才乖乖吐出月亮。从此跟着二郎神,不再为非作歹。

匿名回答于2023-10-24 07:08:2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