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后梁灭亡悲惨事件?

后梁灭亡是末帝时期与晋的战争导致的结果。

915年,后梁末帝决定把魏博6州分成两镇,以防止藩镇割据,结果引起魏兵叛乱,投入了李存勖的怀抱,李存勖受降魏州。

916年,李存勖引兵南下,与后梁刘浔隔漳河对峙。刘浔作的是持久打算,无奈末帝只想速战,催他出战,结果后梁失败,完全丢失了河北的土地。

918年,李存勖亲临杨柳(今山东东阿)前线,晋军一鼓作气,大破后梁军,攻克了沿河几座营寨。李存勖得手,便集结军队,想一举灭后梁。8月,晋军集结完毕,后梁军在濮州以北的行台村与晋军对峙,相持了100多天。但后梁将帅不和,李存勖认为是进兵的大好时机。

919年初,晋军在濮州西的胡柳陂与后梁决战,结果大获全胜,打败后梁军队,后梁从此更加衰落。

923年,李存勖认为灭后梁还是遥远的事,恰好后梁的一员叛将送来一份奇袭郓州的情报:“郓州守兵不满千人,守将不得人心。”李存勖派其父养子李嗣源率5000精兵,袭破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打开了向开封进军的道路。10月,李存勖直取开封,在郓州中都县打败后梁招讨使王彦章。李存勖派李嗣源攻取开封,11月19日,开封被攻克。五代的第一个王朝结束了。后梁共历3帝,16年

匿名回答于2021-09-25 20:24:38


上行下效,被儿弑父。

朱温背叛旧主黄巢,接着又谋害君王唐昭宗,虽然他最终称帝了,但是他所作所为,全部被他的儿子学去了。

朱温的亲生儿子们都不成器。他并不知道,他儿子们不成器,都是因为他做出了坏榜样,儿子们有样学样,才变成了那样。

正是因为儿子们不成器,他才决定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而这一点,引起了他的亲儿子朱友珪的不满。朱友珪带领军队杀进皇宫,把朱温残忍杀死。在整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哪怕一点点的父子亲情。

当朱友珪杀死父亲后,另一个儿子朱友贞又起兵讨伐朱友珪,朱温的儿子乱战成一团。虽然最终朱友贞消灭了朱友珪当了皇帝,但是,后梁因此实力大减,人心离散,被后唐李存勖给消灭。

本身可能是个大统一的朝代,还没能统一,就这样短命结束了。

匿名回答于2021-09-30 06:02:21


后梁灭亡凄惨事:群臣各自跑路 传国玉玺被盗核心提示: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盗走,守兵不少人开了小差,众叛亲离。

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53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灭亡时已是979年。五代是中原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常常忽略。

匿名回答于2021-09-30 06:03:41


后唐灭后梁之战是开平四年(910年)至龙德三年(923年),后唐与后梁为争夺黄河下游广大地区统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作战。

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急召诸将商讨对策,拒绝与梁议和及划河为界的主张,采纳谋臣郭崇韬之计,决定乘虚袭击汴州。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初二,李存勖亲率大军由杨刘渡河,初三,进至郓州,以部将李嗣源为前锋。当夜越过汶水,次日晨与梁将王彦章相遇,一战而胜,并克中都(今山东汶上),擒王彦章。他又采纳李嗣源关于兵贵神速、急趋汴州的建议,命其率前军当夜出发,自率主力继后。初七,进至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梁守将不战而降,朱友贞见援兵无望而自杀。初九,唐军至汴州,王瓒开门出降。十二日,段凝率军五万到封丘(今属河南)请降,后梁灭亡。

匿名回答于2021-09-30 06:02:31


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历史上,开国皇帝都是比较受人尊崇的,毕竟他从无到有,创建了一片浩大的基业。但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却得不到历史的肯定。他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却并没有开创一个新时代。反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五代乱世,与他的开国不正,以及建国乱政,有莫大的关系。一、背叛旧主,道德有亏。


朱温的家庭本来是教师世家,在当地极为受尊敬。虽然家里并没有什么人当大官,但是当时有名望的人,都争着和他家联姻。


不过,朱温是个例外。他从小就不好读书,也不进行农业生产,整天舞枪弄棒,游手好闲,却以英雄豪杰自居。


黄巢起义爆发后,他积极加入到黄巢起义之中。由于他勇猛不怕死,在作战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因此,黄巢对他极为重视,提拔他当了同州防御使等高官。


但这时候,黄巢虽然已经建立了大齐政权,但是在唐朝各种地方力量的打击下,势力已经衰微。朱温看出黄巢成不了大气候,便决定背叛黄巢。于是率领全部同州军民,投降了唐军。


唐僖宗对他能投降唐朝,极为兴奋,不但给他赐名“全忠”,而且还封他为宣武军节度使等高官。


朱温背叛旧主的行为,显然是道德有亏的表现。唐僖宗给朱温赐名“全忠”,简直就像是一个讽刺。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认为“全忠”的人,最后又背叛了他黄巢。于是率领全部同州军民,投降了唐军。

唐僖宗对他能投降唐朝,极为兴奋,不但给他赐名“全忠”,而且还封他为宣武军节度使等高官。

朱温背叛旧主的行为,显然是道德有亏的表现。唐僖宗给朱温赐名“全忠”,简直就像是一个讽刺。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认为“全忠”的人,最后又背叛了他黄巢。于是率领全部同州军民,投降了唐军。

唐僖宗对他能投降唐朝,极为兴奋,不但给他赐名“全忠”,而且还封他为宣武军节度使等高官。

朱温背叛旧主的行为,显然是道德有亏的表现。唐僖宗给朱温赐名“全忠”,简直就像是一个讽刺。他没想到的是,正是他认为“全忠”的人,最后又背叛了他老唐家,成了他老唐家的掘墓人。当朱友珪杀死父亲后,另一个儿子朱友贞又起兵讨伐朱友珪,朱温的儿子乱战成一团。虽然最终朱友贞消灭了朱友珪当了皇帝,但是,后梁因此实力大减,人心离散,被后唐李存勖给消灭。

匿名回答于2021-09-30 06:09:06


相关知识问答